买了新相机松下g95

松下g100已经用了一年多,随着使用深入,逐渐发现松下g100的种种问题,于是最近想升级下相机,提升下摄影体验。
经过比较g85、g95、g97、g9等相机之后,最后选择了松下g95。
相比松下g100,g95有如下功能吸引我:

■ 价格不高,在咸鱼以2550元收到了一台成色还不错的g95机身(这价格其实和我23年买g100的价格差不多),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g9虽然性能更好,但是超出3k,超出我的预算了。
■ g95可以边充边用,g100只能关机充电,有的时候电池没电急用,或者想长时间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充电宝边充边用
■ g95可以机身防抖,g100没有机身防抖功能,晚上拍照容易糊,我用g95拍长焦基本可以用1/5s快门拍照,让相机夜景拍照的可用性提高一点
■ g95有机械快门,g100只有电子前帘
■ g95机顶自带闪光灯位置比较高,不会被镜头挡住,默认闪光灯快门可以1/200s,而g100开启内置还是外置闪光灯快门速度都最高1/50s,太容易糊片了,闪光灯实用性不高。

g95到手之后,虽然比想象的小一些,但相比g100,g95确实还是大了一圈,也重了快一倍(考虑SD卡、电池、机身一起,g100机身重约345g,g95机身重约533g),但重量还在接受范围内。

最近忙于科研,没有时间出门拍照,周六就在学校里面简单拍了下,就目前感受而言,拍照效果上,和g100其实没有啥差异,g95更多的提升的是使用的体验,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外,还发现g95的取景器也更大点
以后有机会再出门好好拍下。

注:下面的图片都是松下g95+镜头松下14140拍的。

之后g100打算送给女朋友用了,g100确实轻便小巧。

谈谈手机摄影与相机的区别

我目前用的手机是几年前的红米k40,听讲座时远距离拍一些讲座的ppt上的文字,是拍不清晰的,内心还是很想要一个长焦手机,搞得有时候我觉得应该在听讲座的时候带上相机的。最近看到vivo x200 ultra出了,其实还是很心动的,但是无奈口袋空空,或许打算明年攒钱买个vivo x100 ultra(之所以不是x200 ultra,是因为对我而言太贵了,而或许x100 ultra明年就能2k多买到了)。

对此,我突然想到,手机拍照和相机拍照有什么区别呢?

对我而言或许就像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关系吧,电子书阅读方便,但是纸质书阅读更沉浸,没有其他app和社交消息的干扰。

手机拍照确实方便,并且目前越来越强大,那为什么我不卖了相机,买个好的拍照手机呢?

是因为手机的画质不如相机吗?

并不是。如果我在乎画质,我就不会以30x长焦卡片机佳能sx700hs入门摄影了,就不会现在还使用m43相机了。

答案是我非常需要使用相机的那种沉浸感和专注。

因为带着相机出门,我可以更专注于拍照这件事,我可以放下手机,放下那个信息繁杂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去真正拥抱现实世界,仔细去寻找日常生活中我忽略的美景,获得短暂的内心安宁,让眼睛和心灵都获得放松,这样的放松,是主动式的休息,是真正的休息,是真的能让我回复能量的。

因为带着相机出门,我开始逛上海的各个公园,与其说是我带着相机逛公园,不如说是我和相机一起探索公园,因为没有相机,社恐的我可能很多地方就不会深入探索,带着相机,会增加我的探索欲,让我去探索藏在角落里的惊喜。

因为带着相机出门,我会骑着单车,拿着相机追着落日,只为拍到晚霞,我会一连一个月天天拍月相,并开始研究月相的规律。

因为带着相机出门,我才开始了解曝光三要素、摄影原理,为什么小孔才能成像,为什么凸透镜能成像,摄影是怎么起源的,颜色究竟是什么,原来光是一种电磁波,颜色是一种辐射,人眼看到的颜色是按照人类对光的敏感度加权之后的电磁波谱,相机的像差是什么,为什么要像差校正,镜头为什么要镀膜?……

所以,尽管现在的手机拍照的画质已经慢慢赶上相机了,但是我还是不会卖掉相机,因为用相机拍照这件事,已经是我内心的一片净土了,我的相机就是我的宝贝。我拍的照片不一定很好看,但是记录的都是我觉得值得记录的瞬间,这就够了。

当然,记录是工具,而非目的,请把最美的留给肉眼和肉身。不要让旅行的时候,拍摄记录的时间远大于欣赏美景的时间,学习的时候,记笔记的时间远大于思考和实际做事的时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