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收集和处理资料?

很多人处理资料信息的问题

碎片化、没有集中处理

职场上的杂事与资料笔记常常是分散在不同工作管道的,例如有些在邮件、有些在即时通讯软件、有些在纸本笔记、有些在网页、有些在脑中。

资料碎片在不同工作管道,就表示他们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没经过处理的内容,下次要执行任务,又要重新读一遍、再确认一便行动、重新思考优先顺序,这是多重的时间浪费,也会让自己工作永远无法简单精准。我们也会容易忘记某些关键资料,因此出错。还会因此很容易分心。

缺乏“转化”

只是盲目输入一些杂乱资料,哪怕这些笔记经过精心地收集、分类、处理,最终成为一个个精美的笔记,对自己对任务进展而言还是无用的资料,没有输出成高价值的任务成果。

  • 如果没有当下转化成自己可以用的想法,以后反而更难转换,最终笔记就只是一堆杂乱资料。
  • 如果没有当下转化成自己如何执行的内容,以后更容易忘记自己到底要怎么执行,最后自己的工作笔记就只是一堆用不到的记录而已。

喜欢按照发生时间写笔记

依照发生时间写笔记,是一个很直觉的写笔记习惯,但用在工作上时,反而容易让要管理的事情变得很分散。跟着发生时间随手“记下”发生的想法、资讯、待办,但发生的时间不一定是要处理的时间,更不是任务处理的逻辑。当最后事情跟着发生时间排序时,这样的笔记就变成要依靠大脑去找回与确认(想着我在哪一天干了什么事情) ,反而失去了笔记记下来帮忙大脑减压的本意,还会搞乱真正任务执行的优先次序,导致自己对任务的把控越来越模糊。

应该怎么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

集中处理

不要总想着以后我可以好好把系统整理起来,也不要现在就先丢资料进去就好。如果这样想,反而之后会需要花掉更多时间去完成你的统整与执行。

直接整理零碎资料到一起,集中进行处理。注意「集中、处理」是同一个步骤,而不是先集中不处理, 或是处理但没集中。如果只是集中,但集中的都是片段资料、别人的资料,最后也依然是一个杂乱的资料库。如果只有处理,但内容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也无法真正做出有效率的统整。

  • 集中:不同书中的重点应该抄录到一个可以统一找到的资料库,任何跟未来写作有关的想法、注解也应该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资料库中。这样到时候,我们是在一个统一的资料库整理,而不是要回到不同的书籍、论文、资料来源去整理。
  • 处理:资讯必须处理过才有意义,比起画上重点,更应该用自己的话把理解后的知识写下来(如果是为了引用,那可以同时保留自己的话、对方的话)。并且应该思考这个资料和哪些资料相关,和哪个未来写作主题相关,并建立连结。

备注:可以使用双链笔记软件中的 dailynote 笔记法简化资料的汇总。dailynote 笔记法中的块引传递可以自动将外部资料、自己思考笔记汇总到对应的任务笔记里,很适合快速收集资料,还能用于项目的进展记录、文章写作进展、新闻时事记录等场景。

不过,DailyNote 笔记法仅仅能够收集资料,缺少对资料进行处理的能力。

因此对于任务笔记而言必须定期整理,否则资料只是按时间顺序收集起来,没有按任务逻辑来整理,除非你的任务逻辑就是按时间收集或者根本不需要顺序,否则对你来说,资料依然是需要重新整理才能使用的

比如对于收集新闻时事这个任务而言,任务逻辑本来就是按时间收集,你无需再整理,想知道哪个月发生了什么时期,就搜索月份就好了

但像博客写作这类任务,就不能仅仅依靠按时间收集的资料,还是需要对其进行整理,按照合适的内容逻辑梳理后,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资料。

资料信息要转化为核心任务笔记

当我们手边积累了大量资料时,如何高效地分类整理它们,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找到并有效利用,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常见的整理思路有以下三种:

  1. 根据资料类型整理:例如,将资料区分为讲座笔记、文献笔记、读书笔记以及个人的行动复盘笔记等。
  2. 根据获取资料的时间整理:例如,按照获取资料的日期来创建和归档笔记。
  3. 根据任务的下一步行动整理:即根据资料在任务执行流程中的作用和步骤进行整理。

那么,哪种方式才是最优选择呢?让我们逐一分析:

  1. 根据资料类型整理?

    这种方法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料本身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具体任务。单纯按照资料类型进行整理,虽然看似井然有序,但最终很可能形成一个庞大却难以利用的资料库。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整理,得到的却是一堆无法有效支持行动的“沉睡”资料。例如,你可能将所有实验数据放在一起,你可能将所有文献笔记放在一起,所有讲座笔记放在一起,但在执行某个项目时,你真正需要的是其中的几篇笔记。执行项目时,又得从一堆文献里找符合需要的文献,从讲座笔记中找当时记录的灵感和想法。如果这些笔记分散在不同类别中,查找和整合这些信息会变得非常耗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2. 根据获取资料的时间整理?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资料获取的时间与任务执行的时间往往并不一致。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资料,本质上和随意堆放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额外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虽然可以按时间顺序查找,但这依然无法解决资料难以被有效利用的问题。例如,你在 3 月份收集了一篇对项目 A 有帮助的文章,但项目 A 的执行时间是 6 月份,当你在 6 月份开始执行项目 A 时,你很可能已经忘记了这篇 3 月份收集的文章,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它。

  3. 根据任务的下一步行动整理?

    这种方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将资料与具体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确保了资料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将资料和想法直接整理到对应的任务笔记中,当我们需要执行某个任务时,所有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都已触手可及,无需再进行二次检索和整理。

例如,假设你正在准备一个关于“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的综述。按照这种方法,你应该创建一个名为“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综述”的任务笔记,然后将所有与该综述相关的资料,无论是文献、实验数据、还是你的灵感,都整理到这个笔记中。这样,当你开始撰写综述时,所有需要的资料都已就绪。

防弹笔记法进一步建议,在收集资料的初始阶段就运用“输出”的技巧,将资料信息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计划和行动步骤,而不仅仅停留在资料的收集和堆砌阶段。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就输出高价值的任务笔记,避免后期整理的繁琐和低效。

具体来说,防弹笔记法建议我们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对任务笔记提出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

  1. 目标用户 (For Whom) :是为谁而做的?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例如,上述综述是写给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者,还是光学成像领域的研究者?
  2. 目标/目的 (For What)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任务?期望达成什么目标?例如,是为了发表学术论文,还是为了指导教学实践?
  3. 成功的量化标准 (Quantify Success) :如何衡量任务的成功?有哪些具体的指标?例如,综述被引用的次数,或者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
  4. 执行的潜在障碍 (Potential Obstacles)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阻碍?如何预先规避或解决?例如,文献检索的难度,或者时间安排的冲突。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步骤。

例如,针对“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的综述,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以下行动步骤:

  1. 文献综述: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现状。
  2. 技术分析:深入分析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技术细节,包括其光学原理、成像机制和关键技术参数。
  3. 应用案例:选择 2-3 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其原理、效果和局限性。
  4.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例如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分辨率和成像深度数据。
  5. 综述撰写:根据文献综述、技术分析和应用案例的结果,撰写综述初稿。
  6. 综述修改和完善:根据反馈意见,对综述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终,每则核心任务笔记都应该包含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全部碎片资料(即使这些资料最初来源于不同的渠道)、详细的行动清单以及重点标记。这样,当我们检索到要执行的核心任务笔记时,里面就已经包含了所有我们需要的信息以及清晰的执行步骤。

总结来说,防弹笔记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成为资料整理大师,而是帮助我们成为“完成有价值任务”的高手。在笔记实践中,真正值得我们反复练习的不是机械的资料整理,而是提出问题、拆解行动,并将这些思考过程清晰地记录在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的笔记才能真正成为我们高效工作的有力助手。

如何明确自己任务笔记单位

在开始记录任务笔记之前,明确“任务单位”至关重要。一个清晰、明确的任务单位是高效任务管理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很多人在记录任务时,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导致笔记混乱、低效,甚至产生“我很努力”的错觉。 所以,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才是正确的任务单位。简单来说,任务笔记的单位应该是“要交付的成果”,而不是“要做的事情”本身

常见问题

问题一:误把事件当作任务。

人们常常将发生的事件,如会议、讨论等,当作任务单位,导致笔记中充斥着不相关的杂乱信息,难以进行有效的推进和规划。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经常会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组会讨论、导师指导等。如果错误地将这些“事件”当作“任务”,会导致笔记混乱,无法有效推进科研进度。

  • 错误示例: 以“参加 XXX 国际会议”为任务单位,记录了会议中所有报告的内容,包括不相关的研究方向、其他课题组的进展汇报、会议的组织流程等。

  • 正确做法: 以“背后要交付的成果”为任务单位。

  • 正确示例:

    • 如果参加会议是为了在会议上做报告,那么任务单位应该是“完成 XXX 会议报告的 PPT 和演讲稿”。
    • 如果参加会议是为了学习某个领域的最新进展,那么任务单位可以是“撰写关于 XXX 领域最新进展的调研报告”。
    • 如果参加会议是为了与领域内专家建立联系,那么任务单位可以是“整理并跟进至少 3 位潜在合作者的联系方式”。

问题二:误把行动当作任务。

过分关注行动过程,而忽略了最终要交付的成果,导致无法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会进行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行动。如果错误地将这些“行动”当作“任务”,会导致我们无法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最终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行动必须要和成果绑定。例如,“读 10 篇文献”是行动,而“了解当前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是绑定了成果。

  • 错误示例: 将“阅读 10 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献”、“学习使用 Pytorch 框架”、“调试模型参数”当作任务单位。

  • 正确做法: 以“要完成某个具体有效益的成果”为任务单位,将行动过程在任务单位中进行拆解、管理、记录和复盘。

  • 正确示例:

    • 假设你的研究课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那么你的任务单位可以是“构建一个基于 Pytorch的图像识别模型,并在 XXX 数据集上达到 YYY 的准确率”。
    • “阅读 10 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献”可以拆解为该任务下的一个子行动,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图像识别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 “学习使用 Pytorch 框架”可以拆解为该任务下的另一个子行动,目的是为了“掌握模型搭建和训练的工具”。
    • “调试模型参数”则是“模型训练和优化”这一子任务下的一个具体行动

问题三:误把工作流程当作任务成果。

将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误认为是最终的成果,导致陷入“努力”的假象,而忽视了最终目标的达成。

  • 错误示例: 一个学生的目标可能是“掌握 Python 编程语言来找到 xx 工作”,而“每天刷 10 道 LeetCode 题目”只是达成这个成果的其中一个学习过程。如果学生仅仅关注于完成每日的刷题数量,只记录刷题笔记,而忽略了对 Python 语言本身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编程项目,那么即使他们非常“努力”,也可能无法实现真正的学习成果。
  • 正确做法: 明确最终要达成的成果,将工作流程作为达成成果的步骤。
  • 正确示例: 将“掌握 Python 编程语言 xx 工作”作为任务成果,“每天刷 10 道 LeetCode 题目”是达成该成果的一个步骤。

问题四:没有为自己主动设计任务成果。

被动接受任务或跟随感觉走,缺乏主动思考和设计自己想要达成的成果,导致陷入“忙碌”和“努力”的陷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就。

很多人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任务,例如,老师布置的作业、老板安排的工作,却很少主动思考自己想要达成的成果是什么。

或者纯粹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对哪个感兴趣,对哪个好奇,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自己擅长什么就爱做什么,逃避做真正重要但自己目前还不擅长的事情。

这导致他们常常陷入“忙碌”和“努力”的陷阱,看似做了很多事情,学了很多课程,每天忙到凌晨才回去,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是瞎学瞎忙最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就。

假设一个研究生想要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但他并没有主动设计任务成果,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的学习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 学习了统计学课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但对统计学知识的应用仍然感到模糊。
  • 学习了 Python 编程,做了一些编程练习,但不知道如何将 Python 应用于实际的数据分析项目中。
  • 参加了一些数据分析相关的讲座,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过后很快就忘记了。

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成果导向,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反而花了很多精力学习,学了用不上,学了忘,忘了学。

如果他主动设计任务成果是为了分析自己的数据,尽快发表论文, 那么他的学习过程将会更加有目的性和效率。

例如:

  • 他会明确自己现阶段需要掌握哪些统计学知识,并针对性地学习这些内容,而不是泛泛地学完所有统计学方法。
  • 他会专注于学习领域内论文常见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展示手段,并尝试用于自己的数据上,努力用自己学习的Python、Matlab等编程语言或者其他软件来复现出来。
  • 他会学习论文写作技巧, 阅读相关领域的优秀论文,学习其结构、逻辑和表达方式,并尝试模仿其写作风格。
  • 他会学习期刊投稿流程,了解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审稿流程等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数据分析技能,还能尽快在学术领域取得实际的成果。

这种主动设计任务成果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达成目标。

应该怎么整理笔记

  • 笔记不需要过分整理,只用搜索查找需要的笔记就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行动、复盘上。加各种标签,做各种分类,很多时候都是做无用功,满足分类癖而已。其实利用电子笔记软件的搜索功能就能找到绝大多数笔记。

    例子:

    我写了一个《@小鼠开颅步骤笔记》,这份笔记放在「实验室笔记」分类下还是放在「生物实验」分类下并不重要,我会让创建的所有笔记的默认都自动放在一个文件夹下,一般我就不对笔记进行移动和归档。我需要这份小鼠开颅步骤笔记的时候,我就直接搜索“@小鼠开颅”就能找到了(给笔记标题加@是为了更方便找到,这样就不会把其他笔记内容里有“小鼠开颅”的搜索出来)

    《@小鼠开颅步骤笔记》这份笔记会记录所有与小鼠开颅有关的笔记

    于是后面如果我要查找小鼠开颅之后,要打什么消炎药,药应该怎么配置,也是直接搜索《@小鼠开颅步骤笔记》就能找到了。

    例子:

    我发现了一篇关于“英语学术写作”的优秀文章,并做了一则详细的阅读笔记。我当然要将它收录进笔记软件当中,但我不会纠结于把它放在哪个分类下。我会直接在笔记软件中创建一篇名为《@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的笔记,并将这篇阅读笔记的内容整合进去。

    我不需要考虑这篇笔记应该放在“英语”分类还是“学术写作”分类,因为我需要这份笔记的时候,直接搜索“@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就能找到。

    《@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这篇笔记会持续更新,我会将所有与提高英语学术写作水平相关的资料、技巧、心得都记录在这篇笔记中,或者通过双链与其他相关笔记建立联系。例如,如果我看到一篇关于“如何写好论文摘要”的文章,我也会将它的要点记录在《@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这篇笔记中,或者创建一篇新笔记《@如何写好论文摘要》,并通过双链将其与《@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建立联系。

    当我觉得积累足够多的时候,我会开始实践,尝试用英语写一篇学术论文。这个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项目,我会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这篇笔记。

    对我来说,笔记的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笔记的内容以及我是否能通过实践真正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行动、复盘和更新笔记上,而不是纠结于笔记的分类

  • 很多人用笔记软件也写了很多笔记,但后来笔记一多,为什么往往搜寻都找不到呢?很简单,这是因为他们的笔记不是“核心任务笔记”

    例子:你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的综述论文

    这个任务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来完成,期间会涉及到大量的文献阅读、资料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技术原理梳理等工作,资料来源也更加多样和零散。

    你原来的笔记方式可能是这样的:

    ■ 笔记 1: 摘录了一篇关于“多光子显微镜的光学原理”的文章,觉得其中的某个理论推导很有意思。
    ■ 笔记 2: 在某次生物医学成像会议上听到了关于“多光子显微镜在活体成像中的应用”的报告,随手记录了一些要点。
    ■ 笔记 3: 浏览 Nature Methods 杂志时发现了一篇使用多光子显微镜研究神经元活动的文章,保存了链接,但没有详细记录其实验设计和结果。
    ■ 笔记 4: 突然想到一个关于“多光子显微镜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思路,记录在了一个单独的笔记里。
    ■ 笔记 5: 阅读了一篇关于“多光子显微镜与共聚焦显微镜的对比分析”的论文,做了详细的笔记,但与其他笔记没有关联。
    ■ 笔记 6: 参加了一个关于“先进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的研讨会,记录了一些会议纪要,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多光子显微镜的讨论。
    ■ …

    这些笔记散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时间一长,很容易忘记当初记录这些笔记的目的,更难以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真正开始撰写综述论文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重新查找、整理这些零散的笔记,效率低下,甚至可能遗漏重要的信息。